信息发布

山东家具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2015-06-27   阅读:(700次)
 山东家具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山东省轻工集体企业联社
山东省家具协会
2014年11月
 
为推动我省家具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家具产业健康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现状
家具产业主要品类包括实木家具、软体家具、板式家具、钢木家具及人造板和其他家具辅料等。我国是家具制造与出口大国,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球的25%。我省经过多年的发展,主营业务收入已占全国的13%,迈入家具产业大省行列,并成为全国家具业最具成长性的省份之一。
(一)规模效益全国领先。
2013年,全省家具制造及木材加工规模以上企业185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48亿元、利税299亿元、利润200亿元,家具制造业列广东之后居全国第二位。





(二)产业体系较为健全。
我省家具产业门类齐全,以木质家具和软体家具最具特色。
1.木质家具:2013年全国木质家具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118.48亿元,累计完成产量23646.35万件,其中我省木质家具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13.88亿元,累计完成产量3955.19万件,均占全国的17%,居全国第二位。木质家具包含了实木家具和板式家具,其中实木家具是我省家具产业的优势门类,占全省木质家具总量的85%,总量居全国第一位。实木卧房家具系列、书房家具系列、餐桌椅系列等均具较高知名度,青岛良木、青岛一木、济南赖氏等成为全国实木家具领军品牌,在全国实木家具前十强企业中,青岛良木、青岛一木入围,青岛一木被列为“中华老字号”企业。以济南雅仕达、青岛裕丰汉唐、泰安大唐等企业为代表的板式家具增长较快,橱衣柜等定制化家具发展前景良好。






 
2.软体家具:2013年全国软体家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产量4261.69万件,其中我省完成157.78万件,占全国的4%。软体家具约占我省家具总量的30%,发展较为迅速,烟台吉斯、淄博凤阳、淄博宝恩等已成为全国软体家具知名企业,在全国软体家具前十强企业中,烟台吉斯、淄博宝恩两家企业入围,烟台吉斯、淄博凤阳被评为“中国轻工百强企业”。







 
(三)产业聚集度较高。
我省家具产业集聚发展程度较高,规模效应明显,形成了中国实木家具之乡——宁津、中国古典家具文化产业基地——阳信、中国古典红木家具之乡——淄博淄川区西河镇、中国北方家具产业出口基地——胶州市杜村镇、中国板材之都——临沂、中国木工机械名城——青岛六个国家级产业集群,以及山东省软体家具产业基地——淄博周村、山东白茬家具生产基地——高密两个省级产业集群。八大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约占全省家具及木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33%,家具产业已成为部分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如:宁津县现有家具生产企业及加工点3078处,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8家,从业劳动力4.7万人,成为全县吸纳劳动力就业最多的工业产业。2013年宁津县家具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10.8%,占全县工业经济主营业务收入的21.5%;实现利税14.8亿元,占全县利税总额的25.7%。
(四)相关配套产业优势明显。
1.人造板材。2013年我省人造板总产量6590.54万立方米,占全国总产量的24.21%,居全国首位,主要产品涉及胶合板、密度板、刨花板、细木工板、铝塑贴面板等九大系列200多个品种,为发展板材深加工和丰富家具系列产品创造了有利条件。临沂市是全国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产品畅销美国、欧盟、东南亚、非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3年临沂人造板总产量达3335万立方米,占全省的50.6%。今年1-6月份,全国胶合板产量8202万立方米,其中出口569.8万立方米,货值28.03亿美元;临沂市出口胶合板186.36万立方米,占全国出口总量的32.71%,货值8.53亿美元,居全国首位。新港、临湘、立晨、中亿、广林、安信6家企业年产值过5亿元,其中,新港、临湘、立晨3家企业年产值过10亿元,新港、立晨、安信等企业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2.木工机械。我省木工机械以威海工友、青岛林泽、青岛千川、青岛建诚伟业、烟台威力、烟台黄海、济南展鸿图等一批重点企业为骨干,主要产品涵盖了砂光机、封边机、拼板机、雕刻机、包覆机、油漆全自动喷涂线等。近年来,青岛市加大对木工机械产业和配套产业链的支持,形成了明显的产业集群优势,被中国林机协会授予“中国木工机械名城”称号。
3.原辅材料。我省部分原辅材料企业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烟台万华集团是全国最大的聚氨酯生产基地,目前围绕烟台万华聚氨酯产品已经形成了一批深加工企业,为软体家具发展提供了优质材料。玻璃、不锈钢、贴面纸等方面的配套能力较强,滕州等地已形成玻璃深加工的产业集群,临淄齐峰纸业带动的众多贴面纸生产企业也具一定优势。
二、存在的问题
我省家具产业虽然规模总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与南方省份相比,在研发投入、品牌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
(一)产业大而不强,高端品牌和龙头企业少。
我省家具企业有45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11%,企业单体抗风险能力以及市场竞争能力较弱,总体呈现大而不强态势。在企业规模、品牌知名度等方面,与广东、浙江等省份相比均具有一定差距。









 
(二)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
1.创新设计。我省家具产业自主创新设计能力不强,产品更新换代慢,普遍缺乏引领消费时尚的潮流产品。企业模仿生产现象较为普遍,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不足,同质化现象突出。
2.研发投入。2013年,我省家具产业研发费用平均占比仅为1%左右,与广东、浙江等南方省份相比有较大差距(平均占比约为1.8%),龙头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占比2%左右,研发投入总体不足。
3.技术和人才。全国家具行业现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广东、四川、河北各1个),我省家具行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专业家具设计公司数量、实力与浙江、广东相比差距较大。
 
 








 
每年设计专业的毕业生绝大多数去广东工作,我省高端专业设计人员稀缺。我省部分企业与广东设计机构合作,平均每设计一个系列产品的研发费用约为50-80万元,设计成本较高,且由于南北文化差异,产品与市场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经营方式粗放,劳动生产率偏低。由于家具产品的多品种、小批量、规格繁杂等特点,与其他工业产业相比,家具产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总体较低,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企业,仍然以半机械化和手工劳动为主要生产方式,劳动生产率较低,在当前劳动力成本上升较快的背景下,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优秀传统家具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力度不够。
我省是文化大省,但在目前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仅包括了潍坊嵌银家具、菏泽鲁锦屏风椅、滨州和临沂的草柳编等传统家具产品。广东、北京、江苏在传统家具历史传承中所形成的广作、京作、苏作全国闻名,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区域产业集群实现快速发展,如中山大涌、江门台山、河北大城、江苏常熟、福建仙游、浙江东阳等地异军突起,“仙作”、“东作”等区域特色品牌得以大力推广。而我省当前优秀传统资源总体的保护、扶持、开发利用不足,仍然停留在家庭式、作坊式生产阶段,没有完全发挥其价值,没有形成较强的产业。
(五)市场体系不完善,产品销售渠道单一。
1.产品内销。在我省高档家居商城中,进驻的外省家居品牌约占80%。我省家具产品的销售仍以省内中档商城为主,省内销售额约占70%,省外销售额约占30%。
2.产品外销。2013年我省家具行业出口额为23.53亿美元,占全国家具行业总出口额(531.01亿美元)的4.4%,排名第六,主要出口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家具多为贴牌生产,利润率普遍偏低,而且受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影响,部分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家具实施了贸易壁垒,如2005年美国对华木质卧室家具反倾销、2006年欧盟对华软垫产品反倾销等,出口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3.家具卖场。全省家具市场经营模式仍以大卖场为主,截至2013年年底,我省单体面积5000㎡以上的家居商城总面积已超过900万㎡,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银座家居、富尔玛等全国及省内连锁家居卖场每年均保持一定数量的扩张,市场销售总面积偏大,竞争激烈。其他形式如独立店、体验馆等与广东和浙江相比较少,重点城市缺少高端专业的家具市场,家具的线上销售刚刚起步。
(六)传统产业优势受到严重挑战。
1.原材料对外依赖程度高,成本居高不下。我省家具用木材主要从北美洲、俄罗斯、东南亚以及非洲等地进口,2013年全省进口木材831万立方米,进口板材208万立方米,占全国进口总量的1/6。省内口岸中,家具木材进口主要通过青岛港,且占全省家具木材进口总量的比重较低,相当部分家具用材进口通过上海港、张家港、绥芬河等省外口岸。资源减少、政策保护、运输费用上涨等因素促使木材价格逐年提高。省内原辅材料市场总体偏弱,油漆、五金、胶黏剂、沙发面料等均产自广东、浙江等地,省内缺乏完善的家具原辅材料市场,家具企业总体存在原材料采购成本过高,渠道不畅通等问题。
2.融资难问题突出,企业抵御风险和升级发展的支撑力不足。 我省家具企业大多为小微型民营企业,厂房多为租赁方式,企业多依靠自有资金新建厂房和扩大生产规模,银行贷款很难惠及家具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3.专业人才匮乏,劳动力成本高。家具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省家具企业普遍存在人才培训体系不健全、人员流动性强、供给短缺等问题,企业管理人才、设计人才及高级技工匮乏等问题较大,招工难、留人难现象比较突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企业用人成本压力较大。
4.部分人造板生产企业环保意识不强,对职业健康重视不够,存在无证生产的现象。
三、发展趋势
(一)新型城镇化带动家具产业扩张。城镇化被视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带动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和互促共进,为家具产品提供了潜在的市场需求,为家具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二)低碳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消费者购买家具时除了考虑产品质量、价格和款式等因素外,更加关注环保和人体健康等问题。低碳环保成为家具产业发展趋势,在生产环境方面,企业将更加重视安全生产和清洁生产,在油漆喷涂、粉尘处理以及废水、废料处理等方面技术日益成熟,生产环境不断得到优化;在产品品质方面,严把质量关,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从产业链的每个环节抓起,降低产品研发设计、采购、生产、销售、使用和废旧处理等各个环节的能耗和排放,确保全产业链的环保健康。
(三)信息技术应用更加深入和广泛。随着人们生活品质提升和两化深度融合,智能家具产品将打破传统家具的组合模式,根据消费者的居住空间,将家具进行自由组合和搭配,并将电子智能、机械智能、物联智能融入家具产品当中,使家具更具智能化和人性化。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市场渠道,随着市场细分,差异化模式将成为市场营销主流。
(四)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设计崛起之路。设计创造价值、设计引领生活已成共识,家具产业将越来越重视产品原创设计,企业从单纯卖产品到与设计机构合作,打造特色产品,创造出更高附加值。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家居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产品研发和设计能力在不断提升,传承与创新相结合,设计出中式、新中式、古典、美式、欧式、法式等多种风格的家具。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设计创新,自主品牌的影响力将逐渐提高。
(五)个性化定制和整体家居的需求逐年上升。随着新生代消费群体的成长,个性化消费需求已成为主流,定制家具因满足中青年人崇尚个性、展现自我魅力的要求而受到热捧,成为家具产业的一个“时尚标签”。整体家居从居室结构、功能、线条、色彩、空间的整体规划,集设计、装修、地板、家具、木门、楼梯、橱柜、配饰等为一体,充分协调家居产品之间的关系,达到风格的一致和工艺的完美结合,实现一站式置家新理念。
四、发展目标
到2017年及2020年,我省家具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实现以下阶段性目标:
(一)总体目标。2017年,全省家具制造及木材加工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650亿元,2020年达到4850亿元,年增长率约为10%。其中家具制造业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70亿元,2020年达到2400亿元,实现从家具大省向家具强省的跨越。
(二)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完善和增强实木家具、软体家具、板式家具等家具产业链条,产业配套能力和上下游合作程度明显提升。木工机械产业创新能力增强,原材料供应能力和质量明显提高,流通市场秩序得到明显规范,定制家具得到长足发展,高档家具比重不断提高,到2017年和2020年,分别从目前的25%提高到30%和35%。
(三)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家具生产企业机械化程度大幅提升,新技术、新工艺得到广泛普及,低端作坊式生产和落后产能逐步淘汰,人均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2017年,全省家具制造业人均劳动生产率达到35万元/年,2020年人均劳动生产率达到40万元/年。
(四)整体研发投入逐步增加。家具生产企业设计研发和产权保护意识明显提高,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投入加大,龙头企业建立起比较成熟的自主研发团队或平台。2017年和2020年,全省家具制造业研发费用投入平均占比分别达1.5%和2%,龙头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占比分别达到3%和4%,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5家和10家。
(五)品牌优势明显提升。我省实木家具整体品牌优势更加突出,软体家具整体品牌优势继续扩大。企业品牌建设成绩明显,企业差异化定位更加清晰,产品档次及品牌包装明显升级。2020年,跻身全国实木家具前10名的企业由2家增至5家,跻身全国软体家具前10名的企业由2家增至4家。
(六)产业集群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国家级和省级家具产业集群规划更加合理,业态布局更加完整,产业链配套更加完善,集群内公共技术、人才、贸易等平台更加成熟。到2017年和2020年,国家级产业集群分别达到7个和8个,省级产业集群分别达到3个和4个。集群规模更加庞大,全国影响力更强。
五、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
(一)加快各门类产品由制造向创造、由产品向品牌转变。
1.人造板材系列。依托东营正和、山东贺友、菏泽大地等纤维板生产企业,临沂安信、新港、立晨、圣福源等胶合板生产企业,加大对板材生产环节的改造,提高板材质量水平和环保性能。充分发挥中国板材之都——临沂的集群优势,大力开发符合船舶、飞机、高铁、汽车等高端领域使用的板材,并稳步实现向家具、木地板、橱衣柜等下游产业的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转化率、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
2.实木家具系列。依托青岛一木、青岛良木、济南赖氏、济南信和、济南佳诚、滨州富通、宁津德克、潍坊中汇、临沂大立华、淄博福王、阳信鼎龙、博兴天龙、莱芜巧夺天工、东营胜辉等实木家具代表企业,巩固我省全国实木家具第一省份的优势。通过与设计研发机构合作,研发生产款式新颖、市场认可的新产品;继续借力青岛国际家具展及广州、东莞、深圳、上海国际家具展,选择优质客户,开发新兴市场。通过与广东饰品企业联合,大力培养山东本土设计师,提升我省实木家具整体设计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与专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实木家具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3.软体家具系列。依托烟台吉斯、淄博凤阳、淄博宝恩、临沂凯迪威、济南美奥、济南欧驰等企业,继续扩大我省软体家具大省的优势地位。利用新型材料提升产品的环保性,提高沙发产品海绵回弹性能和舒适程度,开发智能床垫,实现健康科学睡眠,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4.板式家具系列。依托济南雅仕达、青岛裕丰汉唐、泰安大唐等企业,充分发挥山东板材大省优势,鼓励我省板式家具企业使用本省板材,提高我省板材产品转化率。对板式民用家具、板式办公家具实施差异化产品、差异化营销的模式,避开成都、广东等实力超强企业的正面市场竞争。积极培养山东本省的橱衣柜产品设计师,利用设计软件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提高铰链、阻尼滑轨、触摸式橱柜门开启装置等配件的科技含量,体现定制家具的竞争优势。
(二)积极推进两化融合,加快企业升级步伐。
1.大力推广先进生产技术。依托济南赖氏、青岛北苑英徽等两化融合先进性企业,在全省大力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带动广大中小企业逐步实现向机械自动化生产、部件标准化制作、工艺规范化作业的升级改造。围绕企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环节,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加大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力度,突出抓好信息技术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流通体系等方面的融合,加快企业升级步伐。
2.采用先进设备,优化产品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适时采用电子开料锯、优选锯、加工中心、多面刨等高端数控设备,进行生产线的优化整合,有效减少人工,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及生产效率。
3.提高生产环节的环保要求。重视家具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通过设备改良,如采用风道式集尘装置有效降低车间粉尘污染,采用UV辊涂设备和自动喷涂线有效降低油漆挥发物,积极推进水性漆的开发与应用,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三)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聚度和发展水平。
重点依托现有6个国家级产业集群与2个省级产业集群,针对目前产业集群配套不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不健全、龙头企业作用发挥不显著等问题,加快改造升级步伐。
1.做好产业集群的规划工作。对每个产业集群,制定未来3-5年的发展规划,科学规划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家具产业集群优势和集聚效应,引导产业集群健康持续发展。完善集群内产业链配套,如木材、板材、油漆、五金、辅料等原材料,加强企业分工与协作,提高物流配送能力,达到产业链最优配置,实现由销售型向服务型转变。
2.建立集群内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如家具设计研发中心、人才培训中心、检测中心、产品展示中心等,为集群内企业发展和企业间协作提供便利。
3.重点支持集群内龙头企业的发展,以龙头企业的品牌优势带动小微企业做专、做精、做强,实现产业集群的整体升级。
(四)创新营销模式,提升品牌价值。
引导企业转变经营理念,研究、适应市场,通过客户细分,开发多层次产品,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加大宣传力度,根据企业定位,开辟更多的旗舰店、体验馆、连锁店等营销渠道,充分结合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提高网络营销能力。集中我省优势品牌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抱团开拓国内外市场。借助“好品山东”网络平台服务系统,建立全国区域性最大的家具电子商务平台。首批选择30家企业组成线上销售平台,总结经验后逐步扩大企业数量。在高铁站建立线下体验馆,每周推出一款产品进行特卖,引导消费者线上购买,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扩大产品销售,提高品牌知名度。
六、保障措施
(一)整合资源加快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1.支持家具产业公共设计研发平台建设。在济南和青岛分别以山东德艺源家具产业设计研发中心和青岛灰红企业形象策划有限公司为主体,按照“政府支持、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运营模式,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引入国际国内设计研发顶尖力量,建立山东家具设计研发机构,为企业提供从战略设计、产品设计到终端形象设计的全方位设计研发服务。继续组织好新鲁班全国家具设计大赛、设计师与企业对接交流活动,提高企业及整个产业的设计研发水平。
2.加强家具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完善用人机制,创造良好环境,引进高级设计和管理专业人才,壮大人才队伍。联合山东工艺美院、山东省家具研究所等院所以及知名企业和培训机构,建立山东家具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加快行业亟需专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围绕行业已有的机械木工、油漆工、导购员、营销师等十余个职业工种,大力开展从生产、营销到售后服务各环节的全程职业技能培训,并建立职业技能培训考核机制,逐步提高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省人社厅、省轻工联社技师人才培训平台作用,大力培养技师、高级技师和首席技师,为全省家具行业的升级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力支持原创设计企业发展。
引导企业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时申请商标注册(特别是国际商标注册)和专利保护,完善员工劳动合同的保密条款。
奖励优秀原创设计企业和设计师,充分发挥济南U+、济南天地儒风、淄博写意森林、济南西部牛仔等创设计型家具企业对全产业的设计引领作用,提升我省家具原创能力和水平。对在国际性展会或全国家具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企业和设计师给予奖励,在全省家具业营造人人重视设计、人人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三)加大专业展会平台支持力度。
以补贴方式支持展会平台对家具产业的引领与推动作用,重点支持青岛国际家具及木工机械展览会和中国(临沂)国际木制品及配套产品展览会两大专业贸易平台。通过青岛国际家具及木工机械展览会,充分展示我省实木家具、软体家具以及木工机械的优势,推动企业市场开拓,提高品牌知名度,使其成为全国家具产业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之一。通过中国(临沂)国际木制品及配套产品展览会,提升我省家具产业链的整体配套能力,使其成为全国人造板及人造板设备领域最专业、最具影响力的贸易平台。借鉴深圳、成都家具展会相关政策,对山东企业在参加国内及国际知名展会时给予相应的参展补贴。
(四)加强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一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相融合,充分挖掘“鲁作家具” 造型兼具南北风格、器形大气、雕花浑厚有力以及具有朴拙厚重、儒雅中正的文化内涵等特色。以现有的天地儒风“鲁作家具”研发中心为基础,将儒家文化有机地融入到鲁作家具的产品设计中,开发出鲁作家具系列产品和具有山东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提高家具产品文化附加值。二是充分重视对家具产业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尤其是潍坊嵌银、菏泽鲁锦、临沂和滨州的草柳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现代价值再创造,通过与大专院校、饰品设计机构联合,设计出具有艺术价值的高附加值产品,提高手工艺人员的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行业标准建设。
1.制定家具行业清洁生产标准。根据国家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编制《山东家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地方性标准,对于新建或改扩建生产项目,由行业协会按照规范和标准出具审核意见。
2.加强行业自律。家具企业严格执行《山东省家具行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规范》。人造板企业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标准,持证生产。
(六)鼓励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扶持中小企业做精做专。
支持骨干企业设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中小企业设立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015年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加强对设计研发、品牌建设等的培育和扶持。对技改项目、新材料、新工艺应用给予政策性倾斜。引导企业通过股权、债权融资和兼并重组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大力支持行业协会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和能力,切实发挥好政府和企业间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山东省家具协会在产业内的核心服务优势,为全省家具企业提供从产品设计研发、企业战略管理、技术信息咨询、展览贸易、终端销售到人才培训、宣传推广等全方位的专业服务,以专业能力承接好政府转移的相关职能。以协会为平台,抓好行业相关标准规范工作,以实木家具、软体家具龙头企业为联盟成员,制订全省实木家具、软体家具联盟标准,规范行业行为,提升产品档次。有关部门制定行业标准、规范条例、优惠政策等,应征求行业协会意见和建议。
版权所有:滨州市工业企业产供销服务平台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猜你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

最新资讯

企业资讯

Copyright 2020 滨州市工业企业产供销综合服务平台 www.smeb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鲁ICP备17031206号-15

鲁公网安备 37162102000296